来源:PG电子模拟器 发布时间:2025-10-30 22:00:04
产品细节图:
不得不说,「100万美元已到账」的邮件通知,好像确实要比哈佛学位证书更着迷一点哈。
下面一块儿来看看,这位年仅19岁的华人少女,连哈佛的课都不上了也要做的公司,究竟是什么来头?
简单来说,它能帮你把商品介绍「翻译」成 AI 能看懂的语言,让产品更容易出现在ChatGPT、Gemini、Grok等AI的搜索出来的结果中,从而吸引更多潜在客户。
具体而言,Veil会先分析你的商品详情,然后运用GEO(生成式引擎优化)和 AEO(问答引擎优化)两种技术,找出那些让AI「看不清」、「听不懂」的地方。
接着,Veil会根据痛点给出一份具体可行的修复方案,比如:增加结构化的普遍的问题解答页面(FAQ)、补充权威信息源自……
打个比方,如果客户卖的是一款窗帘,想让这款产品更容易被AI「点名推荐」,Veil的优化方向大致包括三个方面:
「这款窗帘能隔热吗?」、「能不能定制尺寸?」、「适合哪种风格的客厅?」让模型在抓取页面时,一眼就能读出产品的核心语义。
在标题、副标题、描述中自然融入「遮光窗帘」「北欧风客厅窗帘」「环保布料窗帘」等关键词,不是堆砌,而是让AI一眼就能理解这是什么。
名字: 「北欧风全遮光窗帘」、材质: 「聚酯纤维,遮光率≥95%」、颜色: 「米色」、场景: 「卧室、客厅」……
数据显示,在部署了Veil这套优化方案后,商户的获客率确实迎来了肉眼可见的提升。
Veil表示,目前他们已拥有近500家客户,大多数商户在1到2周内,就能看到AI可见度平均提升约67%的效果。
她们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份数据报告的重要性,一种原因是为了让客户更有信心,另一方面,也还是为了让投资人看到——这不是一家只靠PPT讲故事的AI公司。
毕竟在当下这个AI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ARR虚高、估值浮夸的时代,能用实打实的效果数据验证自己业务价值的团队,确实不太多见了哈。
也正因为如此,Veil成立不到三个月就顺利完成了种子轮融资,拿下了100万美元的支票。
Similarweb指出,截止今年6月份,AI为全球排名前 1000 的网站带来了超过11.3亿次引荐,同比增长357%。
这场变革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首先开始打响:Adobe报告数据显示,对零售网站来说,AI 推荐在用户参与度方面的表现优于传统流量——跳出率降低23%,页面停滞时间也延长41%。
当AI通过「问答式」的交互逻辑撕开一道切口后,原先储存在搜索引擎中的流量正在喷涌而出,并且迅速越过堤坝。
而随着Atlas、Sora 2等高用户粘性产品的进一步成熟,人们的注意力会被进一步锁定在这套新的体系中。
当用户直接基于AI提供的信息制定决策时,你曾经精心设计的页面,还是给「人」看的吗?
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,互联网内容量开始急速增长。早期的网站目录(如Yahoo! Directory)依靠人工编辑,效率极低。
但随着搜索引擎兴起,尤其当谷歌引入PageRank算法后,信息过载随之解决。
与此同时,网页排名成了新的「价值风向标」,排名就是曝光,曝光就是点击,点击就是收入。
这时站长们意识到:只要能顺应搜索引擎的排序逻辑,就能提升个人网站的排名。
于是,「搜索引擎优化」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,简称SEO),这个全新的产业便应运而生。
新一轮的技术将会颠覆掉原先的商业逻辑,当AI慢慢的开始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时,电商商户也应该做出相对应的调整。
GEO或许是一个解决方案,它关注的不是「网页排名」,而是「提高被AI引用的概率」。
目前看来,AI其实比人好伺候,硅基生物的偏好挺明确的,它们大致有三块心头肉:可碎片化、易理解、可验证。
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,QuickCreator联合创始人阎志涛在腾讯研究院的采访中,提出了三个很有启发的思路:
1、可抽取片段:确保每一个独立成文的段落,都能清晰地回答一个具体的问题。这样,一篇内容即便被碎片化切割后,依然有足够的信息价值。
2、结构化:AI为了节约算力,天然偏爱结构清晰的内容。使用列表、要点、结构化数据标记(如JSON)等方式,可以明显提升AI对文本的采纳率。
3、权威信源: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事实错误,AI会优先引用具备专业性与权威性的资料。因此,在内容中合理嵌入高权重或官方来源的引用,是提高可信度的关键手段。
如果你还能记得我们在第一部分所举的Veil优化窗帘商户产品页面的解决方案,就会发现,其实是一样的道理。
这可不是纸上谈兵,事实上,即便是在AI应用还未完全成型的现在,部署GEO已经能带来相当显著的提升。
普林斯顿大学、哈佛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表明,当产品页面针对人工智能来优化时,其曝光度能提高30%到40%。
基于此,Veil坚定地认为,这项功能有望解决个人卖家的长尾商品被市场忽略的痛点。
有意思的是,和比尔·盖茨女儿菲比·盖茨创立的公司Phia一样,Veil的两位联合发起人——Christine Zhang和Julia Hudson——也是从一间大学寝室里起家的。
她回忆说,父亲离开中国岷县时,口袋里只剩下不到五十块钱;母亲也放弃了在兰州的梦想工作,来到美国一所学校的食堂打工。
而Christine也很争气,没有辜负爸妈望女成凤的心愿,从小就是「别人家的孩子」。
在中学时期,她便与SAP工程师合作,开发出一款公共卫生类网络应用,还拿下了国际创新挑战奖。
除此之外,她还共同创立了「奥林匹亚青年委员会」,主导了70多个项目的政策设计与文件分析,并成功争取到4万美元的公共资金。
升学时,Christine更是一举考入了哈佛大学,主修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,辅修政府学。
入学没多久,她就开始研究机器学习,还用GPT-4搭建了一个全栈审计平台——CivicAudit。
不过Christine也坦言,自己当时确实把生活排得太满,连上课都顾不上,有点后悔。
刚进哈佛那年,我整个人都是懵的,很难集中精力在课堂上。现在想起来挺遗憾的,因为教授们讲的内容真的很有价值。
谁能想到,刚忏悔完不久,Christine就做了一个更「对不起教授」的决定——休学一年。
暑假期间,Christine和室友Julia拒绝了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,转而前往了旧金山的创业孵化基地——传说中的「黑客之家」,准备趁假期试试看能不能搞出点名堂。
原计划只是个暑期项目,结果创业进展太顺利,短短两个月就拿下了100万美元融资。
这下可好,回学校显然是回不去了。两人只得「心不甘、情不愿」地留在旧金山,继续把公司往前推。
当我考上哈佛时,爸妈高兴得不得了;当我告诉他们我要离开大学时,他们简直以为我疯了。
但也没办法,不仅仅是因为好不容易找到了愿意押注她的投资人,关键是Christine已经对这种快节奏生活上瘾了。
12个月,一个愿景,以及可以让我们一起共创、为之奋斗的人们。让我们大家一起创造,一起成就,一起打破陈规。
在今年暑假Veil成功拿到100万美元后,Julia也决定休学,陪Christine守在创业的第一线。
如今看AI创业这片赛道,创始人越来越年轻,辍学创业的也比比皆是,几乎成了标配,甚至有点像「时尚单品」。
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还打趣说,现在的创始人都太年轻了,甚至没达到饮酒年龄,团建吃饭时桌上清一色是罐装苏打水。
变化太快,机会太多,空气中四处弥漫着「要么现在干、要么永远错过」的焦虑气息。
学费只是小头,真正昂贵的是错过风口的代价,要是不赶上这波浪潮,可能会错失本应属于自身个人的千万美元。
因此,对于这批正值大学年龄的年轻创业者来说,辍学创业,反而成了最符合经济学理性人的答案。
在校园里获得的思维方法、与人相处的能力、看世界的多元视角,这些价值远不止「能不能赚钱」那么简单。
而随着AI应用竞争的进一步加剧,说不定,「先休学创业,再回去上课」反而会成为慢慢的变多年轻创始人的选择。
...











